記者 孫雅琳
一名胡同長,每天在胡同里走訪兩趟,工作主要干三項……如今,在商水縣黃寨鎮的24個村莊、1107條胡同,活躍著一群身穿紅馬甲的農村大嫂,她們曾被戲稱為農村留守“386199部隊”中的主力軍,現在卻從廚房“小灶臺”走向鄉村振興“大舞臺”,積極參與矛盾調解、疫情防控、環境整治,成了鄉村干部的好幫手、鄉親們的貼心人。這些不求回報、甘于奉獻的農村婦女,有一個共同的名字--“黃寨大嫂”。
這種以“黃寨大嫂”千人胡同長為抓手的“微網格”治理模式,把廣大農村婦女動員起來,走出家長里短,積極參與到基層社會治理第一線,真正實現了“群眾工作群眾做”,為村級自治貢獻了“她力量”。
“大嫂當家”
打通基層治理“神經末梢”
“請停車,掃一下行程碼、健康碼,等會我給你登記一下個人信息……”4月23日,在黃寨鎮的“北大門”趙寨村疫情防控卡點,趙冰冰穿著印有“黃寨大嫂”字樣的紅馬甲,和楊秋玲等幾個姐妹在這里值勤。
“村里有39名胡同長,除了輪班參加卡點值守,因為人熟、地熟、情況熟,我們能快速地在本胡同內宣傳疫情防控政策、排查中高風險地區返鄉人員,還負責勸導在外務工人員不返鄉?!壁w冰冰既是“黃寨大嫂”,又是趙寨村的婦聯主席和總胡同長。
在農村核酸檢測中,生成個人信息采集碼是個大難題。大多數農村老人不會使用智能手機,嚴重影響了核酸檢測的速度和效率。
后王村的趙美蘭老兩口70多歲了,沒有手機,孩子們都在外打工?!拔規退麄兝蟽煽谏觐I了采集碼,并且保存到我的手機里,每次都帶著他們去做核酸檢測?!焙笸醮濉包S寨大嫂”張金花說,“我的手機里存有60多個采集碼呢!”
除了疫情防控,在鎮里開展的“三零創建”工作中,“黃寨大嫂”也發揮著獨特作用。
后王村的婦聯主席、總胡同長周菊,處理家庭糾紛很有經驗。
從西安遠嫁到該村的王敏(化名),與丈夫李志(化名)因家庭瑣事鬧起了矛盾,眼看要鬧出人命,周菊連夜跑到王敏家?!拔腋f,以后我家就是你娘家,有啥想不開的來找我,我給你做主?!苯涍^周菊耐心調解,小兩口擁抱言和。
今年以來,黃寨鎮越訪、集訪零發生,安全生產事故零發生,民轉刑案件零發生,各種民事刑事案件大幅度下降,僅電信詐騙案件一項就同比下降80%。
在曾樓村“最美胡同”--平安胡同口,掛著一塊寫有“小小胡同長、幸福我村莊”字樣的公示牌。公示牌上有胡同長姓名、照片、電話以及一個二維碼。用微信掃描一下二維碼,可以看到胡同內住戶的基本信息、胡同長帶頭做好網格內環境衛生清理等工作內容。
黃寨鎮的1107條胡同,都有一塊這樣的公示牌。
每名胡同長都是“黃寨大嫂”。她們每天圍繞自己負責的胡同走訪兩趟,主要的工作內容有三項:疫情防控、人居環境整治、“三零”創建。
“我們把‘黃寨大嫂’的工作總結成‘1+2+3+n’模式,最后那個‘n’是指其他臨時性工作?!秉S寨鎮鎮長郭濤解釋說。
黃寨鎮建立了1個鄉鎮總網格、24個行政村大網格、96個自然村中網格、240個村民組小網格、1107個胡同微網格,探索推行以“黃寨大嫂”千人胡同長為抓手的基層“微網格”治理模式,實現了基層農村治理的全方位、全時段、全覆蓋、零距離。
“黨委政府鈴聲一響、‘黃寨大嫂’立刻到場?!秉S寨鎮黨委書記鄭春來說,“我們將基層管理的觸角延伸到每家每戶,打通了服務群眾最后一米的神經末梢?!?/span>
評選胡同長
挖掘8000多名留守婦女“她力量”
“黃寨大嫂”胡同長評選活動是在今年春節過后開始的。為啥要搞這樣一個評選活動?
“農村男性大部分外出打工,婦女在生產生活中承擔著重要責任。鄉村振興,必須先凝聚這部分力量。把我們鎮8000多名留守婦女組織起來,在村里做一些事情,既能充實空閑時間,還能提高她們的自信心與自尊感?!编嵈簛碚f,評選“黃寨大嫂”,正是看到了這個群體中蘊含的“她力量”。
想要成為“黃寨大嫂”,除了年齡在23歲到60歲之間,還必須具備“兩好三有”:群眾口碑好、綜合素質好,有公益心、有責任心、有事業心。
黃寨鎮充分利用微信群、標語、宣傳車和農村大喇叭,全面宣傳“黃寨大嫂”胡同長的評選目的、意義和辦法,讓被評為“黃寨大嫂”成為一種榮譽,讓爭當“黃寨大嫂”成為一種時尚。
“沒承想,全鎮留守婦女參與熱情高漲,多個行政村出現一個胡同、多名胡同長競選的熱烈場面,后王村主動報名爭當胡同長的婦女一上午就從32名增至53名?!惫鶟f。
走進黃寨鎮王潭村文明胡同胡同長高秀麗家,一進門就看到一張紅色聘書擺在顯眼位置,這是今年3月8日鎮里給她頒發的胡同長聘書。
“紅馬甲一穿,責任在肩;小紅帽一戴,疫情阻止在外;紅袖標一亮,免費中藥茶飲送上?!备咝沱愓f起自己的日常工作頗為自豪。
“搞衛生大掃除、幫助困難群眾摘西瓜,大家都是自愿的,有的家里事情都放棄了,隨叫隨到?!秉S寨鎮副鎮長張莉莉提起“黃寨大嫂”,直豎大拇指。
為激勵“黃寨大嫂”自覺主動參與到胡同的管理和服務中,鄭春來和郭濤等鎮領導帶頭堅持“五必到”:胡同長家中紅白喜事必到、胡同長或其父母生日必到、孩子上大學和參軍入伍必到、胡同長家中遇到困難必到、重大節日慰問必到。
“胡同長遇到重大事項可以直接給我們打電話,還能列席鄉村會議和參與鄉村重大事項決策,真正使她們政治上有待遇、精神上受鼓勵、社會上受尊重?!编嵈簛碚f。
后王村36歲的胡同長趙衛杰說,自從她當上了胡同長,每天清理街道,上鄰居家宣傳疫情防控,孩子都看在眼里,變得比以前聽話了。
改變的遠不止這些。
沙潁河畔的王潭村,大街小巷寬闊的水泥路干凈整潔,村史館里的農耕用具和老照片承載著鄉愁記憶。
在外創業成功返鄉當上村支書的王磊,坐在胡同長王梅家漂亮精致的小花園旁,細數著“黃寨大嫂”給他的工作帶來的新變化:“村委班子只有7個人,以前是‘村里干部少,落實工作滿村跑,最后還是干不好’?,F在,我們村干部工作壓力變小了,工作效率提高了,干群關系也融洽了,可以騰出手為村里發展謀劃全局?!?/span>
記者采訪結束時已接近晚上8點,途經宋王村疫情防控卡點時,幾名胡同長仍在對過往車輛排查登記,印在紅馬甲、小紅帽上的“黃寨大嫂”4個大字,在夜色中熠熠生輝。(原載《河南日報》2022年4月28日第01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