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戲呈美 雅俗共賞
馬術 聚力成塔
精彩連連
驚心動魄
刻苦訓練
“奇怪,動物園里怎么安排看雜技呢?”
周口野生動物世界剛剛成立一年多,如今已成為熱門研學基地,每到暑期總要接待大批學生來學習參觀,一般是上午觀看動物,下午觀看雜技表演。在“轉場”的路上,大家總對動物園里看雜技充滿好奇和疑問。
這恰恰反映了雜技在周口的普及現狀:很多人只知道周口野生動物世界,卻不知道其僅是周口雜技文化產業園的一部分。2004年,周口被評為全國唯一的地市級“中國雜技之鄉”???0多年過去了,周口雜技依然面臨“墻內開花墻外香”的處境:雖然在全國各地的演出熱熱鬧鬧,但很多周口人并不知道“周口雜技”的地位和影響力,甚至不知道“雜技”這張周口文化名片的分量。
2021年11月,周口雜技文化產業園成立,地市級“中國雜技之鄉”有了基地,也為周口人認識雜技、了解雜技開辟了窗口。
從“諸士善技”到“街頭百戲”:中華雜技源遠流長
周口,古為陳楚之地,巫舞盛行。這點可在《詩經·陳風·宛丘》中的“子之湯兮,宛丘之上兮”找到蹤跡。經考證,在古老歌謠中令人心馳神往的巫舞,就混合了雜技動作。這種溝通天地的原始儀式,被認為是雜技的源頭。
從刀耕火種到鐵器叮當,在時光齒輪的咬合下,歷史駛進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的春秋戰國時期,雜技也從神壇走向各諸侯國間爭強稱霸的斗爭之中?!爸T士善技”是春秋戰國時期的特點。當時,在中國遼闊的大地上,各諸侯國都十分注意籠絡人才。很多雜技藝術的創造者就是諸侯的門客和武士,他們以一技之長投身公卿大夫,并不完全為了表演,而是在關鍵時刻輔助主人,創造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?!皯饑墓印敝坏凝R國公子孟嘗君被秦國軟禁后欲逃歸,便托人向秦王寵妃求情。那妃子要孟送她名貴的白狐皮襖,而孟只有一件,已送給了秦王。正為難時,孟得知門客中有位善縮身之術者,便令其從狹窄的洞口進入王宮偷出白狐皮襖送給寵妃,以得脫身。從這位門客的“縮身術”中,可見后世雜技“鉆圈鉆筒”的影子。
到了漢代,中國歷史上迎來第一個盛世。其間,雜技被稱為“百戲”,進入形成和成長期,宴會場上助興表演、街頭巷尾聚眾娛樂的色彩越來越濃厚。周口市博物館內就珍藏有出土于沈丘縣的漢代倒立雜技俑,其中人物頭梳高髻,兩手著地,兩腿向上自然卷曲,生動有趣。該俑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,說明民間雜技在當時比較活躍,周口作為全國唯一的地市級“中國雜技之鄉”,雜技文化源遠流長。
唐宋時期,雜技進一步成熟和獨立,成為區別于歌舞、雜劇的項目,技術技巧上也足夠吸引人們的眼球。到了宋代,雜技節目已有40多種,且已有人能表演挑一擔水在繩索上行走的絕技,可見當時雜技藝術水平之高。宋代都市經濟發達、市民階層強大,北宋的首都汴梁(今河南開封市)瓦子樂棚眾多,讓河南一度成為雜技藝術的中心和高峰之地。直至元代遷都北京,雜技中心北上向河北轉移,河南在雜技界的地位一度失落。
如今,隨著河南省委、省政府把文旅文創作為發展戰略,以及周口雜技文化產業園的建立,2023年的中國雜技春晚將在周口舉辦……在一代代人的努力奮斗和見證下,雜技在河南、在周口即將重啟新輝煌。
從“人無我有”到“人有我精”:精品節目立雜技之魂
《森林劇場》的每場演出,壓軸節目都是《鷹之翔》,以驚險刺激的表演,把演出的熱烈氛圍推向高潮。
《鷹之翔——空中飛人》是周口雜技文化產業園的常駐節目,也是最受歡迎的節目,每當演員像鷹一樣在空中飛翔、旋轉,總能引起臺下群眾尖叫連連、喝彩不斷。2021年11月3日,第十八屆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(與摩納哥蒙特卡洛國際馬戲節、法國巴黎“明日與未來”國際馬戲節一起被國際雜技界公認為世界三大雜技賽場)在河北吳橋舉行。期間,河南金貴演藝集團的雜技節目《鷹之翔——空中飛人》,以空中轉體1080度接底座、手拋四周加倒回兩周等一系列高難度表演技巧技壓群雄,從18個參賽國家、35個節目中脫穎而出,奪得最高獎“金獅獎”,再次為祖國、為河南、為周口爭得了榮譽。
河南金貴演藝集團有限公司2017年4月18日成立于周口淮陽,前身為1982年建成的周口市雜技馬戲團,至今公司員工還稱67歲的董事長張金貴為“老團長”。張金貴的長子張玉璽為河南金貴演藝集團總經理,13歲跟隨父親學習雜技,現為中國雜協產業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、河南省雜協副主席、周口市雜技家協會主席。周口獲批“中國雜技之鄉”、周口雜技文化產業園的確立和落實……這些成績的背后都有他們父子的身影。
除了《鷹之翔——空中飛人》,張玉璽所執教的雜技節目《馬術》在2003年第九屆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上榮獲“金獅獎”特別獎,2010年10月所教馬術演員創造了30秒上下馬16次的吉尼斯世界紀錄。另外,他執教的節目《大飛輪》,由于視覺效果驚險,被稱為“死亡之輪”,在2005年第十屆中國吳橋雜技藝術節上榮獲“金獅獎”特別獎;2011年11月在北京天龍源劇場吉尼斯中國之夜,他所執教的《大飛輪》演員萬小華以3分鐘42圈的成績打破了2001年由法國演員創造的“跳站”3分鐘31圈的紀錄,創造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紀錄;2014年1月中央電視臺在江蘇海瀾馬術俱樂部錄制春節特別節目《吉尼斯之夜》,他所執教的《大飛輪》演員劉紅玉打破世界吉尼斯外圈速度最快紀錄?!恶R術》《大飛輪》《鷹之翔——空中飛人》作為周口雜技界最具代表性的精品節目,常演常新,為周口雜技在業界爭得一席之地作出了積極貢獻。
不止在技藝上登峰造極,為了讓雜技充滿吸引力,張玉璽還創新編排了不少雜技劇,像周口野生動物世界雨林劇場中的兒童雜技劇《雨林故事》就是由他擔任總導演,令小朋友們流連忘返。他編導的《猴王》保存了舞劇的“雅”與“美”,又恰到好處地添加了雜技的“險”和“奇”,曾經是全國各地歡樂世界的保留節目,連演數年,深受歡迎。另外他編導的大型馬術雜技劇《滿韻騎風》,在河北壩上草原縱情馳騁,為第三屆河北省旅發大會閉幕式演出節目……技藝為王,創新引領,一個個精彩的雜技節目和劇目為周口雜技走得更遠、走得更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。
從莊敬自強到永葆熱愛:匠人精神貫穿雜技之路
“小時候家里窮,沒讀過幾年書,為了討生活,我才走上雜技之路?!闭劶皬乃嚱洑v,河南金貴演藝集團董事長張金貴無限感慨。
張金貴是淮陽人,家有兄弟姐妹6個,曾經吃不飽飯的滋味至今記憶猶新。12歲時,他看到街頭雜耍的民間藝人,發現有技術就能賺錢養家糊口,特別羨慕。那時候他能翻能跳會點功夫,就決定去學雜技。就這樣,他白天跟著民間藝人走街串巷雜耍,慢慢地,憑著一股不服輸的勁兒,他把《鞭技》耍得十里八鄉有名,成了自己的絕活兒。此后,他北上甘肅、寧夏、黑龍江,南下杭州、廣州、上海、深圳等地,從雜技演員到創業者,張金貴曾經在浙江有自己的動物園,在張家界有自己的劇院,在日本有自己的常年演出團隊,和杭州野生動物園有長達18年的合作,至今“宋城·千古情”也是他們在演出……41年后,他拿出上億元的畢生積蓄,在家鄉周口投建周口雜技文化產業園,他想讓周口雜技擁有自己的大本營,讓周口老鄉都認識雜技,提起來能由衷地說一聲:“俺們周口雜技厲害著嘞!”
雜技的苦,老團長吃過太多,所以,當他聽到大兒子張玉璽也要練雜技時,堅決反對。他想讓大兒子大學畢業后去管理雜技,對此張玉璽反駁道:“爸,你總說‘寧帶千軍萬馬,不帶唱戲雜?!?。我就是管理雜技,可如果不從演員做起,動作別人會我不會,其他人會服我嗎?我能管好嗎?”見道理講不通,張金貴開始來“武”的,他親自訓練張玉璽,每次都比其他演員要求更嚴、時間更長,可張玉璽知難不退。見“武”的不行,張金貴又來“文”的,他給兒子買了輛比賽用自行車,對他說:“兒子,你看,你現在是學校里面第一個有賽車的。只要你好好讀書,考上大學,爸爸給你買轎車!”可賽車騎了兩天,騎不退少年想要走雜技道路的堅定之心。見兒子不是一時興起而是立場堅定,老團長一聲長嘆,心中卻又充滿了欣慰。
進入雜技行當后,張玉璽跟著父親走南闖北,天上地下的雜技項目練了個遍,他的胳膊上留下了年輕時訓獅子老虎被咬的傷疤。除了在國內創業,張玉璽還去過30多個國家,他看過法國的“狂人國”,還帶著周口的演藝團體在日本待了3年。2018年農歷新年時,他還跑到美國考察學習,從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六,他泡在馬戲團、百老匯劇場看了16場晚會。正是因為錘煉出了國際視野,張玉璽在經營雜技、管理雜技、打造雜技品牌的過程中擁有了卓越眼光,他總能向前一步,引領雜技界新的風尚。
從莊敬自強到永葆熱愛,追求完美的匠人精神一脈相承。張金貴和張玉璽雖然走上雜技之路的初衷不同,但讓周口雜技立得住、叫得響的愿望是相同的,并始終貫穿在父子二人的努力中。
從著力培養到傾心守護:打造雜技之家令人心安
雜技常演常新,演員代代相迭。
河南金貴演藝集團每年都從全國各地招募演員,年齡從6歲至18歲不等。6歲到13歲的孩子以基礎訓練為主,至少要進行3年的體質訓練。14歲以上的孩子白天上文化課,下午進行訓練,確保完成9年義務教育的同時保證基礎訓練?,F在河南金貴演藝集團與周口職業技術學院進行合作,15歲以上的雜技學員要去周口職業技術學院上課,畢業即有中專學歷。
經過漫長的基礎訓練,小演員們有了扎實的基本功,便開始參加節目訓練,訓練時長根據難度、時間不等,最難的是《鷹之翔——空中飛人》,扣動作、糾細節,至少要3年?!懊恳幻⒆佣紩?個月到3個月的考察期,如果3個月后發現孩子確實不適合雜技,我們會通知家長帶走。留下的孩子我們會與他們的家長簽訂合同,全程免費,吃住全包,而且包就業。如果演員18歲后還想繼續留在團里,那么我們就會重新簽訂勞動合同?!蔽盒∨e說。魏小舉是駐馬店人,從小跟著張金貴學雜技,今年他34歲,已經從演員轉型為教練,帶領著來自重慶、廣西、四川等全國各地的孩子們繼續追逐雜技夢想。
2020年以前,周口有20多個雜技演出隊伍駐派全國。2020年之后,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,各地演出場次減少,很多雜技演員回到周口,如何安排他們呢?“當然不能直接讓他們解散回家了,那樣是不負責任的。雖然受疫情影響,周口雜技文化產業園這兩年也很難,但這是所有演員的家,家散了心就不穩了。演員們回到家后,我們把演出隊伍重新分配,每次演出換著隊伍上,確保所有人都有活干、都有飯吃。等情況穩定了,會把演員再派出去,給全國人民帶去歡笑。相信在市委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在周口父老鄉親們的關注下,我們一定會渡過難關,為周口雜技穩住大后方!”張玉璽說。
如今,周口雜技文化產業園進入發展的關鍵時期,張金貴、張玉璽父子對未來發展也有了更多思索:如何抓住2023年中國雜技春晚在周口舉辦的契機?如何讓更多的國際性雜技賽事在周口雜技文化產業園舉辦?這些追問,這些探索,將讓周口雜技的魅力進一步盛放,讓周口“雜技之鄉”的文化名片更加閃亮?。ㄓ浾?喬小納/文 劉俊濤 梁照曾/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