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,周口市川匯區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(所、站)為依托,以凝聚群眾、引導群眾、以文化人、成風化俗為主題,以搭建平臺、完善機制、整合資源、強化隊伍、孵化培育等為切入點,精準對接城鄉群眾需求,扎實開展志愿服務活動,在城鄉融合中提升城市文明氣質,擦亮“道德名城·魅力周口”品牌。
堅持高位推動,健全組織網絡。高度重視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,區委書記擔任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主任。強化陣地建設,高標準打造了1.2萬平方米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,包括學雷鋒志愿服務中心、志愿服務孵化基地、志愿服務百星館、圖書館、文化藝術孵化基地、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大禮堂、宣講廳、多功能會議室9個功能性區域。延伸工作手臂,構建了“1 9 88”文明實踐陣地布局,即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、9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、88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,實現區、街道、社區(村)三級服務陣地全覆蓋,將志愿服務的觸角延伸到川匯區每個角落。
著力孵化培育,壯大志愿隊伍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,結合市情、區情和群眾需求,制定切實可行的孵化培育方案,圍繞生態環保、環境衛生、鄉風文明、扶危濟困、疫情防控、心理咨詢等服務領域,在川匯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志愿服務孵化基地先后孵化培育了“市民驛站”“馬路探長”“Z時代宣講團”“愛心粥屋”等各類社會志愿服務團隊54支,志愿服務組織32個。55個社區、33個行政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分別建立了志愿服務站點,引導城鄉群眾通過社區、單位、網上注冊加入志愿服務組織。截至目前,全區共建成“1支總隊 13支常設志愿服務隊 18支特色志愿服務隊 68支社區治理志愿服務隊 73支文明城市創建志愿服務隊”志愿服務網絡,發展志愿者5.3萬余人。注重提升服務水平,每季度舉辦一次對各類志愿服務組織負責人、骨干人員、新注冊志愿者培訓,不斷提高志愿者奉獻社會、服務群眾的能力。
注重褒獎激勵,給予禮遇關懷。制定《川匯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考核和信用管理制度》,對志愿者實行星級認定,落實褒獎激勵措施,推動志愿服務制度化、常態化、大眾化、規范化。嚴格星級評定程序和標準,每季度對志愿者進行星級評定一次,列出五項負面清單,按累計服務時長分別認定為一至五星。根據星級認定情況,在個人信用、教育服務、就業創業、交通出行、養老保障、社會救助、金融扶持、健康旅游、政治待遇等方面,明確責任單位,分級分類提供優先服務保障,落實各項禮遇政策,推動志愿服務成為全民自覺行動。
滿足群眾需求,提升服務質效。按照“群眾在哪里,志愿服務就延伸到哪里”的原則,廣泛組織理論宣講、移風易俗、科技科普、掃黃打非、衛生健康、環境保護、生活幫助等常態化、精準化的志愿服務活動?!耙聛砩焓帧敝驹刚呙恐芰谑忻耋A站熱心幫群眾修補衣服,受惠群眾近5000人;“三川護苗”志愿者到社區、學校開展“掃黃打非”宣傳活動120余場,為380多名留守兒童送去溫暖;“Z時代宣講團”“小板凳宣講團”深入社區、農村宣講黨的創新理論800多場,獲得群眾一致好評;“芳華敬老”志愿者幫扶獨居老人120余人,每周到敬老院、空巢老人家中,幫助解決購買、理發、打掃衛生等生活急需問題;“大盤鼓”鄉村文藝志愿者們利用農村文化大舞臺演出500多場;周口川匯藍天救援隊在“7?20”特大暴雨期間,120多人迅速馳援滎陽、中牟、衛輝等地,參與防汛救災、水域救援、災后防疫消殺等工作,轉移受災群眾1100多人,被評為河南省防汛救災優秀志愿服務組織。